2016年9月19-24日,每四年一届的湿地科学领域的世界盛会——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中国常熟)。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工程师、湿地管理人员、青年学者、研究生和相关企业代表共计8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我校湿地生态学学术带头人,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袁兴中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应邀参会。
袁兴中教授与美国Kenyon大学的Siobhan Fennessy教授共同主持本次大会“湿地恢复技术及最佳实践分享”分会场,并在该分会上做题为“Multi-functional Wetland Adapting to Changing Environment-Application of Pond Wisdom to Wetland Resto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的主题报告。袁教授在报告中展示了近年来借鉴“塘”智慧实施的相关湿地生态工程,如适应三峡水库水位变动的消落带多功能基塘系统、消落带鱼菜共生系统、开县汉丰湖城市景观基塘系统、湖北朱湖多功能圩田生态经济体系等。袁教授最后总结认为,只有对自然和人类都有益的模式,才是最好、最可持续的。
袁兴中教授的报告得到了国内外湿地恢复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肯定,来自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国内科研院所和湿地管理部分的研究和工作人员对此报以极大的兴趣,认为报告内容对他们的湿地保护和利用有非常大的启示。
应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特别邀请,袁兴中教授还作为点评嘉宾参加了“乡村湿地价值重构专题研讨会”。袁兴中教授团队成员陈忠礼博士和王晓锋博士参加了湿地大会“Novel Ecosystem of Mountainous Wetland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分会场,并分别做了“山地湿地农业——概念构架和实践”和“重庆主城区河网二氧化碳与甲烷浓度与排放通量研究”的主题报告。
供稿: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