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号下午,重庆大学资安学院“青春力行·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在兴文县水泸坝村进行了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世界大米博物馆。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团进入了博物馆,开始感受一粒大米的前世今生。馆内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对水稻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介绍,让队员们了解到了水稻的发展历程。馆内陈列最具特色的是兴文当地的富硒大米。富硒大米的国标为0.04-0.3毫克/千克,而兴文富硒大米硒含量为0.1毫克/千克。硒元素被称为生命的奇效元素,而且硒元素在抗癌的机理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此次博物馆之旅最令人震撼的是贾式微刻技艺,当地负责人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贾式微刻。贾式微刻是由创始人贾汉儒起,延续至今。贾氏微刻艺术作品的精华,就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微”!2011年,贾氏微刻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后,在水泸坝村村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了水泸坝村现代农业公园。在白鹭观景台上村支书顶着炎炎烈日,为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详细地讲解了水泸坝村的水稻生产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基地采用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极大地减少了水稻生产的劳动成本,充分地解放了水泸坝村的生产力,使得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虽然基地实行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但是在整个生产链中还有部分工作需要人力,这就为当地未出去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工作。
最后,实践团队的成员向村支书提出了自己关于水稻生产基地的几点疑惑,如怎样灌溉、水稻秸秆的处理方式,村支书就这些疑惑进行了解答。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表示感受颇深,只有企业和农民合作,让农民看到这个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样农民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乡村经济的发展当中,实现乡村振兴。